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
示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目前,甘肅省內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水電站關停退出;審批手續不全、影響生態環境的水利工程全面整改,已陸續有效在解決我省水利工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促進水電科學有序發展。而對為保持國民經濟正常持續增長、加強發展水利事業新建的水庫工程為滿足“合理確定開發與保護邊界”,在遠離生態環境自然保護緩沖區、試驗區的合理地界陸續實施。由此,半挖半填的平原型水庫應勢而生。而該類水庫工程受庫壩區無相對隔水層存在,在不防滲條件下,庫區及壩基滲漏損失很大,且存在滲透破壞問題。因此,以復合土工膜做為水庫庫底、壩體全斷面防滲措施被廣泛應用,如已建的山丹縣白石崖水庫、在建的民樂縣金山一號水庫、擬建的高臺縣山水河水庫等。做為水庫蓄水防滲漏復合土工膜的質量控制顯得尤為突出。本篇主要以水庫工程建設過程中復合土工膜防滲體各個相關環節做以淺析,主要目的為探討交流。
1 基本狀況
通常,設計依據不同壩型設計規范及《水利水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SL/T225-98)5.3.2條“土石堤、壩防滲土工膜厚度不應小
于0.5mm。對于重要工程應適當加厚;對于次要工程,可以適當減薄,但最小不得薄于0.3mm。”及其它相關設計計算、規定確定復合土工膜質量指標后,在設計報告及施工圖中采用兩種方式來標識工程使用的材料規格。一種代號為“□m/□N-□-□-□”格式(代號表示詳見GB/T17642-
2008 中3.3 節),另一種代號為“□g/□mm/□g”格式。前一種例如“SN2/PVC-16-400-0.35”表示產品為:短纖針刺非織造/PVC復合土工膜,兩布
一膜,標稱斷裂強度為16.0kN/m,非織造布總單位面積質量400g/m2,膜厚度0.35mm;后一種例如“200g/0.5mm/200g”表示產品為:復合土工膜兩布一膜,膜厚度0.5mm,布單面單位面積質量200g/m2。但是,按照復合土工膜產品標準《土工合成材料非織造布復合土工膜》(GB/T17642-2008)執行,應該統一采用上述第一種標識來確定水庫采用的復合土工膜類別及物理力學指標,便于施工單位根據設計指標準確的選購材料,前期選材時就能初步保證材料質量,避免材料進場后施工單位大量的委托第三方檢測單位來復核材料的符合性。
2 防滲復合土工膜施工工藝
2.1 施工工藝流程
壩體填筑、庫底夯實達到設計要求密實度,并按照設計做好復合土工膜防滲體防護層后,復合土工膜防滲體施工工藝為:復合土工膜就位、
順直鋪平 對縫、底層纖維對接(縫合) 膜材對縫、熱熔加壓焊接 充氣打壓(或負壓法) 面層纖維對接(縫合) 預留富余度。
2.2 鋪設準備工作
土工膜鋪設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①對比、選購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標準的復合土工膜,配套專用的施工機具(焊接機具);②對選購產
品委托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復檢,做最終確認后批量進場材料;③工地現場開展施工前土工膜施工生產性工藝試驗,以確定焊道搭接寬度、熱熔焊接工作溫度范圍值、焊接行進速度(m/min)、焊接形式、破損部位修復方法、焊道處無仿布的連接方式等工藝和控制參數;④對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交底,講解并要求熟悉、掌握操作程序、施工工藝、技術要求。嚴明勞動紀律,要求施工人員所穿工作鞋不應損傷材料,不得在已鋪設的土工布上做可能傷害復合土工膜的事,如抽煙等;⑤復合土工膜鋪設前一工序驗收合格。
3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
3.1 原材料及拼接檢測
原材料與拼接的檢測,本文認為首先應明確取樣依據與代表數量。原材料按照復合土工膜產品標準《土工合成材料非織造布復合土工膜》
(GB/T17642-2008)中6.1 要求“按交貨批號的同一品種、同一規格的產品作為檢驗批。從一批產品中按照≤50卷,最少取樣2組;≥51 卷,最少取樣3 組”。按照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土石方工程》(SL631-2012)中8.3“主控項目土工膜的性能指標中要求檢驗數量為:每批次或每單位工程取樣1~3組進行試驗檢測”。綜合批次、幅寬、幅長等因素考慮,本文建議原材料的復檢代表面積應為7500~10000m2/次。對拼接部位的檢測,《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土石灌漿技術,必須要對大壩結構的密度以及整體的穩定性來進行判斷,有
效預防大壩結構出現其他的不穩定性問題。
3 結束語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有效結合實體工程的實際建設和發展狀況,對不同的施工環境選擇出了相對應的防滲漏施工技術,以此來最大限度上
避免實體工程出現滲漏問題,對推動我國水利工程的長遠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甘肅省張掖市甘蘭水利水電建筑設計院
[1]李巖.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壩防滲加固技術的運用[J].吉林農業,2019(18):59.
[2]高洋.農田水利工程中防滲渠道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4):163-164.
[3]彭佩芳.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壩滲漏原因以及防滲加固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9(5):280.
[4]楊金鳳,焦亞軍.淺談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3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