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關中平原位于陜西中部,其東西長約393km,南北長約200km,區內包含陜西十大灌區中的九大灌區。隨著工程建設發展的不斷進行,關中地區灌區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灌溉效益也相當可觀,對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灌區修建過程中,由于受當時建設技術水平、建設標準、綜合資金等因素的影響,一些渠段存在質量問題,經多年運行,加上日常檢修維護措施不到位,雖經多次改、擴建,一些渠道由于缺乏防滲結構或防滲材料老化、凍脹破壞等,存在渠系水滲漏量大、滲漏點面多、滲漏滑坡安全隱患等問題。一些渠段采用混凝土襯砌后,其在使用之初具有較好的防滲效果,但隨著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凍融、鼓脹、整體上抬等問題的出現,混凝土老化、開裂,造成大量水資源浪費和增加渠道養護費用。復合土工膜作為水利工程中一種新防滲材料,從工程實踐應用中表明其具有防滲效果好、施工便捷、保溫抗凍脹、延展性好、造價低等優點,能夠滿足渠道整體和局部的防滲節水加固需求,工程實踐應用能取得較好的防滲加固修復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1]。文章將以某灌區防滲加固修復工程為實例,詳細分析復合土工膜在渠道防滲工程中的應用效果。
1 渠道工程現存主要問題
關中地區某灌區是一個集引水、農業灌溉、發電、人畜飲水、城市供水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灌溉工程,其斗渠以上長度約160 公里,灌區設施面積達到51.78km2,有效面積達到36.42km2,為當地國民經濟和各行業可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資源保障。渠道經過近50年的運行,雖經多次改建和擴建,但由于工程整體建設質量水平偏低、渠系沿線綜合地質條件復雜、維修養護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滲漏問題嚴重制約灌區經濟的穩定發展。加上凍脹、坍塌、滑坡等,嚴重影響渠道灌溉功能的正常發揮[2]。另外,渠道工程機械設備常年缺乏必要的養護,老化失修問題非常嚴重,水資源合理調配性能大大降低。從整個灌區的調查分析數據表明:渠道雖經多次防滲加固,但大多是進行局部防滲處理,整體防滲效果不佳,干渠、支(分)渠、斗(分)渠其整體防滲襯砌率只有62%、41%和45%,約78%以上渠系水資源綜合利用系數均非常低,其中:灌溉渠系、渠系水和田間水其水利用系數只有0.43、0.52和0.85,水損問題較嚴重;水資源調配閘門損毀率高達75%,其中83%以上的機電設備連正常的啟閉功能均不能有效保證,自動化水平非常低。
2 渠道防滲加固修復方案
2.1 防滲加固修復設計
根據灌區渠道地層巖性和水文地質條件,結合工程區其他渠道防滲加固修復效果,從技術上、經濟上進行綜合比選,優選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優越的復合土工膜防滲方案。根據渠道基礎巖性,結合《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50290-98)中的相關技術指標,按最大承壓水頭經經濟比選,優選0.3mm厚的HDPE 復合土工膜作為渠道防滲核心,以解決渠道現存的襯砌混凝土開裂滲漏問題。為了提高防滲修復資金的應用效益,將渠道劃分為渠底、內坡和外坡三個部分,采用不同防滲方案,如圖1 所示。
(1)渠底,采用以復合土工膜為防滲核心的四層結構,即從下到上為:土工布→30cm 砂礫料→0.3mm 復合土工膜→15cm 混凝土;(2)1:2.5 內坡,采用以復合土工膜為防滲核心的四層結構,即從下到上為:土工布→40cm砂礫料→0.3mm復合土工膜→15cm 混凝土;(3)1:2.5 外坡,采用以復合土工膜為防滲核心的三層結構,即從下到上為:20cm砂礫料→0.3mm復合土工膜→10cm混凝土。2.2 復合土工膜防滲體施工質量控制
按照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等要求,將需要的施工材料合理運送到施工現場。每一卷復合土工膜在運到施工現場后,需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面檢查,對于存在局部孔洞問題要有序編碼和做標記以便后面進行有效修補;對于存在大面積損傷等問題的復合土工膜,為了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必須要裁剪掉或直接禁止在工程中使用。對于土工織布上存在的雜物或斷針等問題,在施工中應進行有效摘除。要嚴格按照《復合土工膜防滲施工規范及質量驗收方法》中的要求,進行施工過程控制。要做到隨鋪、隨焊接、隨壓。在敷設土工膜時,不宜拉得太緊,合理預留約3%自然松弛量,以避免敷設過程中出現硬折和損傷。復合土工膜拼接質量直接影響到渠道防滲性能,要通過目測法和現場檢測法相結合以確定土工膜拼接質量,即通過觀察焊縫有無漏接、燙損、褶皺、拼接是否均勻等,并通過充氣至100kPa,靜觀10分鐘的現場檢漏法,確保復合土工膜具有較好質量。當復合土工膜敷設完畢后,應認真檢查接頭部位質量,查看膜面是否存在破損、滲漏等問題,并按照相關質量要求采取合理的補救措施,直到滿足要求后方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才能回填保護層,確保土工膜敷設具有較高質量水平。
3 復合土工膜防滲加固修復應用效果分析渠道按照圖1所示方案分部位進行防滲修復加固施工后,為了驗證復合土工膜的防滲效果,選擇干渠500m 和支渠1000m進行防滲應用效果分析。試驗結果表明,原來混凝土襯砌開裂滲漏嚴重的渠段,在采用以復合土工膜為防滲核心的加固修復方案改造后,渠系糙率系數由修復前的0.036有效降低到0.017,同時渠道中水流流速也大大增加,由改造前的0.98m·s-1 和1.30m·s-1 有效上升到1.52m·s-1 和1.73m·s-1;相應渠道中的過流能力也從2.91m3·s-1 和3.25m3·s-1有效上升到4.72m3·s-1和5.06m3·s-1。經復合土工膜防滲加固修復改造后,渠道中水損量也得到明顯控制,即:干渠和支渠每公里水損失率由修復前的0.79%、1.31%有效降低到0.12%、0.16%,防滲節水修復效果非常好。另外,渠底和渠內坡經四層結構加固修復后,渠系水流速明顯增加,渠道輸水挾沙能力也大大增大,泥沙淤積厚度也有修復前的0.22~0.45m有效降低到0.06~0.12m。測試數據表明,采用復合土工膜進行防滲加固修復后,渠道運行時各項技術指標均能達到原設計要求,且處于優良運行工況,防滲效果非常好。
4 結束語
復合土工膜作為一種新型的防滲材料,在渠道等水利防滲加固修復工程中具有非常良好的應用前景。在渠道防滲施工中,應根據工程區巖性、水文地質等條件,合理選用設計方案,并嚴格監控土工膜焊接和粘接質量,避免施工中產生拉損、頂破等人為破壞或施工缺陷存在,確保工程具有良好的防滲性能。渠道經復合土工膜防滲加固修復改造后,渠道的粗糙系數、流速、流量等技術指標均得到有效改造,水損量大大降低,泥沙淤積程度也得到減輕,取得非常良好的防滲加固修復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思鳴.復合土工膜施工要點與質量控制[J].內江科技,2009,30 (10):99-100.
[2]周.復合土工膜防滲技術在全防滲水庫中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16):32-33. 作者簡介:張宇峰(1987-),男,河北張家口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