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防滲膜的應用可追溯到20 世紀30 年代[1-2],在我國的應用始于20 世紀60 年代中期[3]。隨著人們對它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及其在工程實踐中卓越成效了解的深入,逐漸將其應用領域擴大到高速公路、鐵路、飛機場、電廠、井灌、民用建筑等幾乎所有土建行
業[4-7]。盡管如此,人們對土工防滲膜仍缺乏系統研究,尤其是在我國西部黃土地區的應用研究甚少,仍未見土工防滲膜用于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的報道。為此,本文利用有限差分軟件FLAC3D探討了在上部灰土墊層、下部原狀濕陷性黃土體之間設置土工防滲膜構成的復合地基中,土工防滲膜與灰土墊層和黃土體的相互作用機理及效應,以期為土工防滲膜在濕陷性黃土地區地基處理中應用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8-9]。
1 復合地基作用機理分析
就力的相互作用而言,在地基中設置水平向的土工防滲膜,相當于對地基土體進行水平向增強。研究土工防滲膜、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所構成的復合地基中土工防滲膜對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的拉力機制,有利于揭示其與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之間的作用機理,了解土工防滲膜在地基中的作用及效應。土工防滲膜與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的摩擦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的側向位移,從而增加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的自穩能力。在基礎荷載作用下,上部灰土墊層發生沉降變形,與此同時,土工防滲膜隨其上部灰土墊層協調變形。當基礎
施加圓形均布荷載時,土工防滲膜呈中心沉降最大的軸對稱凹面形; 當基礎施加方形均布荷載時,變形截面近似于圓弧形狀。由于土工防滲膜對地基內應力的均化,限制與其相鄰的土體之間的側向變形,使地基的差異沉降減小,有助于柱基與柱間土體共同分擔上部荷載。隨著土工防滲膜的變形,其膜體內部會產生一定的抵抗拉伸變形并恢復其原來形狀的拉力,表現為“拉膜效應”,可承受一定的豎直向荷載。一部分荷載通過土工防滲膜拉力的垂直分量進行消減,減少土體的沉降量,另一部分荷載通過土工防滲膜與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之間的摩擦力進行消減或平衡,減小其水平位移[10-11]。
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與柔性土工防滲膜在變形模量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的抗拉、抗剪強度較小,而柔性土工防滲膜本身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其變形能力也較大。因而灰土墊層、地基土體與土工防滲膜共同受力變形過程中,存在著相互錯動的趨勢。這種錯動趨勢被土工防滲膜與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之間存在的摩擦阻力抵抗,從而使土工防滲膜承受較大的拉力,同時使土體的側向變形受到約束。
1. 1 摩擦作用
地基受到豎向荷載作用所導致的側向土壓力必定會使地基淺表層的灰土墊層側向擠出,豎向荷載越大,產生的豎向沉降量越大,同時產生的水平側向擠出量也越大。在設置土工防滲膜的地基中,通過土工防滲膜與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之間接觸面的摩擦作用,地基淺表層土體的這種側向擠出變形將會受到摩擦阻力的限制,同時相應地在土工防滲膜等柔性土工材料中產生一個附加拉應力。為探討土工防滲膜表面與灰土
墊層和地基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取地基中圖1所示的一微段進行分析。圖中土工防滲膜上作用著由于上覆灰土墊層自重以及外加荷載共同產生的總應力σ,假設由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側向擠出時的水平變形對土工防滲膜所產生的摩擦力沿土工防滲膜長度呈非均勻分布,在該微段所產生的拉力為dT = T1 - T2。假設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與土工防滲膜之間的摩擦系數均為f( f = tanφ) ,若單位寬度的土工防滲膜能夠提供的最大抗滑力2σ fdL > dT,則土工防滲膜與土顆粒之間不會產生相對滑動變形; 若能夠提供的最大抗滑力2σ fdL≤dT,則有發生相對滑動變形的可能,對地基土體的穩定性不利[7]。
1. 2 準黏聚力作用
土工防滲膜與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結合構成的各向異性復合地基,若土工防滲膜的彈性模量遠大于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的彈性模量,則可大大提高地基的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與此同時,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與土工防滲膜之間的摩擦力也會增大。
一般土體在側限單軸壓力作用下壓密的同時也會發生側向擠出變形,土體之間的側向壓力被土工防滲膜與土體之間的摩擦力( 摩阻力) 減弱甚至平衡,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土體的側向變形,相當于在土體中施加了一個抵消或者減弱土體側壓力的反力( 如圖2 所示) ,取得減小土體側向變形的效果[7,12]。
土工防滲膜是具有一定抗拉強度的柔性土工合成材料,設置土工防滲膜可有效地改善土體的剛度。文獻研究表明: 土工防滲膜可擴散上部荷載,將土體的模量提高10% ~ 20%,從而可調整地基的沉降變形,減小最大沉降量[7,13-15]。但土工防滲膜埋深較大時,亦即其上的墊層厚度較大時,對土體的作用效應不明顯,主要起防滲阻水作用,以保護地基土體,防止發生地基濕陷。
2 復合地基作用效應分析
通過FLAC3D[16]進行分析,復合地基中土工防滲膜的彈性模量為2. 6 × 108 Pa,泊松比為0. 33,厚度為5 mm,耦合彈簧的摩擦角為5. 2°、黏聚力為0、剛度為2. 3 × 106 N / cm3。分析復合地基在50,300 kPa 壓力下的變形及應力的特性,計算結果見圖3。
圖3 的縱坐標為沉降量,橫坐標為時間步。圖中上曲線為基底面中心點下方土工防滲膜之下0. 5 m 處原狀黃土體的沉降時程曲線; 中曲線為基底面中心點下方土工膜的沉降時程曲線; 下曲線為基底面中心點下方土工防滲膜之上0. 5 m 處灰土墊層的沉降時程曲線。可見,隨著時間步的增加各時程曲線在時步較小時近似直線變化,當計算超過一定時間步,其曲線隨時間步的變化趨緩,最終穩定。近似直線段表明的是彈
性變形階段,即隨時間步的增大,沉降量呈線性增長;隨時間步繼續增加,沉降量增速減小,進入塑性變形階段且漸趨穩定,即出現塑性變形,亦即產生永久沉降量。另外,從圖3 和表1 均可看出,隨荷載的增加,土工防滲膜的變形量呈增加趨勢,且增加值較大。
荷載作用下灰土墊層和地基原狀黃土體產生向四周的擠出變形。隨著荷載的增加,側向擠出變形增加,從而對土工防滲膜的剪應力增大,土工防滲膜發揮其抗力作用,該作用減小了土體的側向擠出變形。不同荷載作用下土工防滲膜的最大剪應力見表1。通過數值計算可以看出土工防滲膜在基底面中心下的變形量最大,向兩邊減小,呈倒鐘形分布,如圖4所示。結合圖3 可知,隨著荷載的增加,中間部位的下沉增加較快,兩側的下沉增加較小,對應基底壓力300 kPa時的下沉量為15. 77 mm,該壓力下土工防滲膜的剪應力云圖如圖5 所示。在尺寸為2 m × 2 m 獨立基礎作用下,土工防滲膜受影響范圍是以荷載中心點為圓心,半徑為2 ~ 2. 5 倍基礎邊長的圓形。
3 結論
針對濕陷性黃土構建了土工防滲膜灰土墊層復合地基,結合理論和數值模擬探討了上部灰土墊層、下部原狀濕陷性黃土體之間設置土工防滲膜構建的復合地基中土工防滲膜與灰土墊層和黃土體的相互作用機理及效應。其研究結論如下:1) 土工防滲膜與上部灰土墊層、下部原狀濕陷性黃土體之間的摩擦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復合地基的側向變形,增加復合地基的自穩能力,彌補灰土墊層和地基土體抗拉強度的不足。
2) 在基礎荷載作用下,土工防滲膜能隨上部灰土墊層和下部地基土體協調變形。
3) 隨著基礎施加荷載的增大,土工防滲膜的變形量增大,剪應力也呈增大的趨勢。
4) 上部灰土墊層、下部原狀濕陷性黃土體之間設置土工防滲膜構建的復合地基科學、合理、可行。
5) 土工防滲膜的協調變形性能好,對地基力及變形的影響均不大。
6) 土工防滲膜在復合地基中對土體的作用效應不明顯,主要起防滲隔水作用,以防止發生地基濕陷。
致謝: 感謝言志信的碩士生郭斌對本文所做的工作。
作者楊云,雒億平1,言志信
參考文獻
[1]李靜. 國內外聚乙烯土工膜在節水防滲工程中的應用[J].國外塑料,2005,23( 6) : 58-64.
[2]張光偉,張虎元,楊博. 高密度聚乙烯復合土工膜性能的室內測試與評價[J]. 水利學報,2012,43( 8) : 967-973.
[3]顧淦臣. 土工膜用于水庫防滲工程的經驗[J]. 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9,29( 6) : 34-48.
[4]常英,劉金景,陳曉文,等. 噴涂速凝橡膠瀝青防滲膜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 新型建筑材料,2013( 11) : 83-85,94.
[5]袁俊平,曹雪山,和桂玲,等. 平原水庫防滲膜下氣脹現象產生機制現場試驗研究[J]. 巖土力學,2014,35 ( 1 ) : 67-
73.
[6]董俊瑞. PE 防滲膜與復合土工膜在水庫工程中的應用[J]. 鐵道建筑,2002( 4) : 38-40.
[7]郭斌. 濕陷性黃土地區灰土墊層與防滲膜復合地基研究[D]. 蘭州: 蘭州大學,2014.
[8]張懷玉. HDPE 防滲膜鋪設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J]. 甘肅科技,2012,28( 10) : 112-114.
[9]王緒存,王紅雨. 土工膜防滲技術及其在濕陷性黃土渠道中的應用[J]. 農業科學研究,2008,29( 2) : 29-32,38.
[10]蔣善平,束一鳴,吳海民,等. 堆石壩面防滲膜-墊層料界面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 三峽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
2014,36( 1) : 10-14.
[11]張光偉,張虎元,楊博. 高密度聚乙烯復合土工膜性能的室內測試與評價[J]. 水利學報,2012,43( 8) : 967-973.
[12]李改琴,李學軍,費良軍. 渠道防滲膜料水壓力數學模型與老化抗裂試驗研究[J].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08,19
( 1) : 36-38,42.
[13]WESSELOO J,VISSER A T,RUST E. A Mathematical Modelfor the Strain-rate Dependent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HDPE
Geomembranes[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2004,22( 4) : 273-295.
[14]GIROUD J P. Poisson's Ratio of Unreinforced Geomembranesand Nonwoven Geotextiles Subjected to Large Strains[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2004,22( 4) : 297-305.
[15]高萍. 蘭州某垃圾填埋場場地巖土工程條件評價及防滲處理方案建議[J]. 土工基礎,2011,25( 2) : 151-153.
[16]沈長松,顧淦臣. 復合土工膜厚度計算方法研究[J]. 河海大學學報,2004,32( 4) : 395-398.